標題 |
菸害防制團體諮商 |
||||||||||||||||||||||||||||
菸害防制團體諮商計劃書
一、團體名稱:團體戒煙班 二、團體目標: (一)協助學生了解菸害及煙癮形成之內外在因素。 (二)探索戒煙的動力與資源。 (三)認識戒煙歷程,訂定行為改變計畫,降低成員抽煙率。 三、團體性質:成長團體、封閉團體、結構團體。 四、領導者及訓練背景:領導者由道明中學輔導主任郭淑華老師擔任,觀察者則由道明中學輔導組長劉亦君老師擔任。兩人皆曾經修過輔導原理、人格心理學、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輔導、團體諮商、人際關係與溝通。 五、成員性質:高雄市天主教道明中學高中部二年級學生。 六、招募方式:由學務處提供校園內經常吸菸或有煙癮的在校學生。 七、次數與頻率:每週1次〈段考週例外〉,每次2節課,共進行6次。 八、活動地點:道明中學團體諮商室。 九、理論基礎: 根據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人類行為是介於個人認知、行為與環境因子的持續性相互影響而來。藉由觀察(observation)、模仿(imitation)或楷模(modeling)他人之行為,並整合他人對於情境的回應(正增強、鼓勵,或負增強、處罰等),而塑造出自己的行為。 青少年經由觀察、學習而模仿心目中楷模人物的行為。因此,不論是父母的抽菸(也許只是為了放鬆心情)或是親密同儕的抽菸(也許只是為了增進人際關係)等行為,很容易成為青少年的重要學習模仿對象,而易受同儕壓力的青少年和抽煙有極高的相關;許多研究皆顯示青少年抽菸行為的最強預測因子是同儕與父母的抽煙行為。 十、單元設計大綱(團體整體摘要表)
![]() |
|||||||||||||||||||||||||||||
修改 | 公告時間: 2011-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