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菸害防制團體諮商

 菸害防制團體諮商計劃書

 

一、團體名稱:團體戒煙班

二、團體目標:

(一)協助學生了解菸害及煙癮形成之內外在因素。

(二)探索戒煙的動力與資源。

(三)認識戒煙歷程,訂定行為改變計畫,降低成員抽煙率。

三、團體性質:成長團體、封閉團體、結構團體。

四、領導者及訓練背景:領導者由道明中學輔導主任郭淑華老師擔任,觀察者則由道明中學輔導組長劉亦君老師擔任。兩人皆曾經修過輔導原理、人格心理學、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輔導、團體諮商、人際關係與溝通。

五、成員性質:高雄市天主教道明中學高中部二年級學生。

六、招募方式:由學務處提供校園內經常吸菸或有煙癮的在校學生。

七、次數與頻率:每週1次〈段考週例外〉,每次2節課,共進行6次。

八、活動地點:道明中學團體諮商室。

九、理論基礎:

根據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人類行為是介於個人認知、行為與環境因子的持續性相互影響而來。藉由觀察(observation)、模仿(imitation)或楷模(modeling)他人之行為,並整合他人對於情境的回應(正增強、鼓勵,或負增強、處罰等),而塑造出自己的行為。

青少年經由觀察、學習而模仿心目中楷模人物的行為。因此,不論是父母的抽菸(也許只是為了放鬆心情)或是親密同儕的抽菸(也許只是為了增進人際關係)等行為,很容易成為青少年的重要學習模仿對象,而易受同儕壓力的青少年和抽煙有極高的相關;許多研究皆顯示青少年抽菸行為的最強預測因子是同儕與父母的抽煙行為。

十、單元設計大綱(團體整體摘要表)

 

次序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主要活動內容

1

有緣來相會

  1. 了解成員參與戒菸團體的態度,處理成員的抗拒。
  2. 介紹團體目標與形式,引導成員參與團體。
  3. 協助成員相互認識。
  4. 建立團體規範
  5. 了解成員吸菸的情況及對戒菸的態度。
  1. 坦誠相見
  2. 認識你真好
  3. 朋友16宮格
  4. 當我們同在一起
  5. 菸兒和我
  6. 團體溫度計

2

我的理想國

  1. 促進成員互信及團體共融關係。
  2. 協助成員探索世界,覺察自我需求。
  3. 增進成員改變的動機。
  4. 協助成員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增進對心理需求的了解。
  5. 教導成員區辨滿足需求的有效及無效途徑。
  1. 解開千千結
  2. 心底深處
  3. 我的理想世界
  4. 價值商店
  5. 大偵探的小世界(一)
  6. 文章分享(故事分享)

3

從這一端到那一端

  1. 鼓勵成員互相肯定,建立團體共融關係。
  2. 成員區辨滿足需求的有效途徑。
  3. 鼓勵成員記錄一週的吸菸行為。
  4. 協助成員覺察自己與身體間的關係。
  5. 了解吸菸對身體的危害。
  1. 我是大明星
  2. 大偵探的小世界(二)
  3. 說出內心話
  4. 付諸行動   
  5. 影片賞析(一)
  6. 內心的那把尺           

4

拒菸小子

最in

  1. 了解吸菸對身體的危害。
  2. 帶領成員對吸菸行為進行評估。
  3. 探索滿足需求的健康方式。
  4. 鼓勵成員訂定戒菸承諾。
  5. 提供成員戒菸方法和技巧。
  1. 身體的悄悄話
  2. 影片賞析(二)
  3. 愛的承諾
  4. 愛的計算機
  5. 訂定個別行動計畫
  6. 討論與分享

5

武林秘笈

  1. 檢視分享行動計畫的執行。
  2. 協助成員因應戒菸的困難。
  3. 促進成員具體覺察自己的改變。
  4. 修正行動計畫。
  5. 強化自我控制與責任感。
  1. 個別行動計畫檢核
  2. 戒菸智囊團
  3. 個別行動計畫檢核
  4. 壓力球
  5. 夢想的距離

 

6

健康新生活

  1. 培養成功認同,強化改變動機。
  2. 修正行動計畫並承諾執行。
  3. 回顧團體歷程。
  4. 協助成員表達對團體的感受及收獲。
  5. 結束團體,互相祝福。
  1. 冥想活動
  2. 與自己有約
  3. 團體拼圖
  4. 真心話大冒險

5. 記憶的珍珠

 
修改 公告時間: 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