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104學年度上學期-慈善訪問暨服務學習活動 |
天主教道明高級中學104學年度上學期 慈善訪問暨服務學習活動 >>計畫 為落實生命教育科關懷社會角落與服務奉獻之精神,結合基督宗教以行動實踐愛的傳統。本校生命教育科特別規劃「慈善訪問暨服務學習活動」之非正式課程,期待學生透過為老人和小朋友服務,體會付出與關懷的真諦,感受生命之獨特意義與價值,進而提升個人靈性成長,建構校園愛的氛圍。 「慈善訪問暨服務學習活動」於每年11月及3月實施。活動之規劃及實施由本校生命教育中心統籌辦理,結合「普愛會」及總務處支援進行之。 道明中學自創校以來,根基於在行動中實踐愛與關懷的精神,將其融入在正式、非正式與潛在課程中,期待全校師生在關懷、期盼、行動、成長的循環中,活出個人生命的獨特價值、美善與神聖。而「慈善訪問暨服務學習活動」即是具體行為呈現的其中一環。 >>活動內容 1. 相見歡:由機構社工老師引導學生與機構長輩、院童認識。並且由社工師進行機構簡報,教導互動技巧、協助長輩、院童用餐技巧。 2. 破冰:由道明中學師生獻唱「愛的真諦」,透過獻唱與邀請長輩、院童合唱,拉近彼此的距離、敞開彼此的心房。 3. 活動: (1) 一日祖孫:在長輩照服機構方面,同學們為行動不便之長輩推輪椅,陪伴園區慢步、談天,進行改良式排球競賽、大龍球等活動,透過遊戲拉近彼此的距離,營造親近感。最後同學們也透過實際協助長輩進食的經驗,體會照顧長輩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社工師表示長輩們的進食狀況與食量較平日好,約莫是有同學相伴開心使然。 (2) 開心農場: 本次訪問之唯一非長輩照服機構,為專門收容特殊障礙兒童之機構,除專業醫療外更加入動物、園藝療法,為院生帶來歡樂之外,也是培育院生工作能力的管道。本次出訪特別請學生與院生一起進行牧場工作,一方面透過實際的合作了解院童生活,促進道明中學學生對特殊障礙者的理解,另一方也透過互動豐富院童的生活視野。
活動後學生表示,出發前對特殊障礙者的疑問和擔心,隨著活動的進行有很大的改觀,部分同學表示從實際接觸、對話的過程,看見院童們樂觀、純樸看世界的心,亦使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反省,對自己的生活更感恩、更知足。 >>成效與心得 1. 成效 本學期「慈善訪問暨服務學習活動」參與總人數為119人。含國、高中學生共113位,教師6位。每年都參與的學生占2%。分3路線前往屏東、高雄等老人養護中心、特殊兒童照顧機構進行服務學習並致贈慰問品各一批。 2. 心得 (1) 原本來這裡只是想要拿志工時數,但直到我第一眼看到長輩們,我就告訴自己:我不是只為了志工時數而來,我要盡我最大的能力來陪伴長輩們,讓他們感到開心‧‧‧這一趟慈善訪問讓我收穫滿滿。 -○鈞 這趟服務之旅讓我受益良多,看到長輩們看似年老,但從遊戲、互動的過程中發現,長輩們的心靈上充滿熱情與活潑‧‧‧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要時常陪伴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不孤單。 -○蓁 (2) 上次參加活動比較害羞,所以沒有主動做些什麼或說話,但這次不一樣了,主動和長輩們說話以後,看到長輩們因為我的話而開心的大笑,真的很有成就感‧‧‧希望有機會能夠再來這裡。 -○瑀 相處過程中深深感受到長輩彼此間的溫暖與愛,雖然他們的行動有不便,但仍努力的盡力與大家同樂、彼此關心問候‧‧‧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往後我想陪伴更多長輩,我知道唯有這樣,社會才會更加溫韾、有愛。祝福所有人都平安喜樂。 -○樺。
(3) 看到機構的孩子們雖然身體上有殘缺,卻是沒有煩惱的笑著歡迎我們,活得比我們還開心‧‧‧每位服務員都有顆善良、包容的心,這裡真是一個好地方,來到這裡之前,我曾排斥有心智、身體有缺陷的人,但現在已經完全改觀。有機會我一定要再來,跟他們一起燦爛的笑。 -○昌 居住在都市的我們總是對別人幫我們準備好的覺得理所當然,還覺得不夠滿足。這次的活動讓我體會到,在別人的需要上付出愛是重要的,也體會到生活中的順利其實是許多人默默付出的成果。 -○錡 |
|
檔案下載: | 1041108-健康校園促進上傳-慈訪.pdf |
修改 | 公告時間: 2015-12-29 |